四十八洞桥快速地从交通功能衍变为旅游景点,供喜欢怀旧的人们追忆往昔。
胡陈乡西张村前、中堡溪入海口的戊己桥,旧时是象山泗洲头通往力洋的必经之道。该桥修建于清朝道光戊申年(公元1848),翌年竣工,各取旧式纪年的第一个字(天干)为桥名,故称戊己桥。
桥全长137.5米,宽1.65米,高2.65米。桥面由3块厚约三四十厘米的石板并列连成。此桥俗称“四十八洞桥”。传说系根据桥的上游原东仓乡(现胡陈乡西张、东张以东的地域)共有48个自然村而得名,其实是根据此桥有48个桥洞而得名。但现在有人去数数,却只有47个桥洞,因为1962年重修时堵了一洞,不过人们还是叫它四十八洞桥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胡陈港大坝堵成之前,该桥是溪、海的分界线,桥的北端是大麦塘埠头,每到春汛,帆船林立,人们来这里买黄鱼、贩海鲜的络绎不绝。
该桥原为跨海长桥,因原来海潮昼夜出入。如今桥墩仍有海水浸蚀的痕迹,有的已千疮百孔,很像密集的蜂巢。但长期以来,虽海水浸蚀,但由于上游淡水在此交汇,所以仍未见桥墩生有牡蛎之类的海生贝壳。
目前尚存的四十多个桥孔,以中孔最大,跨度为4.3米,其余跨度均等。
该桥造型与众不同,工匠是经过精心设计的,把迎溪水一方的桥墩凿成棱形,以减少阻力,而在背溪水一方,用数根斜柱作支撑,巧妙地处理了山洪的冲力。
至今160余年了,虽桥梁因断裂换过几块,但桥身从未有异。前几年,因下游沙石乱挖,影响到桥基的牢固。不幸在2012年夏被洪水冲垮几个桥墩,使人难以过往。2013年春政府拨款修好,还在桥脚浇注水泥,永保桥身安全。
前些年,在该桥上游新造了一座公路大桥,人们不再从老桥过往。所以今天的戊己桥(四十八洞桥)只是宁海的一处历史文物、胡陈的一个人文景点,让人们纪念、游览。
(来源:宁海新闻网)